萩燒簡介

マップ

 萩燒是慶長9年(1604)毛利氏將根據地移至本地後,遠招朝鮮半島的李勺光等陶匠們之工技所傳承。萩城東郊的松本地區(秋市樁東中之倉,現居住地)為萩藩(長州藩)之御用窯。17世紀前期,李勺光之子、山村作之允(光政,出家後松庵)與叔父坂高麗左衛門(李敬,助八)共同引領御用窯的創作活動。明曆3年(1657)作之允其子、山村光俊與其弟子們移居深川(現今長門市深川湯本),並得到當地居民坂倉九郎右衛門之協助,開設了第二處御用窯(三之瀨燒物所、半官半民營)。此外,高麗左衛門之子、二代坂助八所主導的萩松本御用窯於寬文3年(1663),雇用第一代佐伯半六(實清)和第一代三輪休雪(利定)為細工人。當下不僅提昇萩燒的生產力,同時在品質上亦有相當發展。直到19世紀幕府末期,產出不少簡約風茶友所好之茶具與煎茶或細工物品等器種。
 明治維新後,近代化的日本社會下,個人或企業經營的窯元發展顯著,製作了許多著重於生產性的器物。到了大正時代,傳承御用窯以來的傳統素材與製陶技術的簡約風陶器生產再度成為主流,並延續至昭和時代。但在太平洋戰爭時期下個人作家的製陶活動盛行,成為代表現代日本陶藝文化一格。
 萩燒的歷史性和藝術性價值分別在,昭和45年(1970)三輪休和(十代休雪、明治28年〈1895〉~昭和58年〈1983〉)、昭和58年(1983)第十一代三輪休雪(日後的壽雪、明治43年〈1910〉~平成24年〈2012〉)受肯定為重要無形文化財「萩燒」保存者(即人間國寶)。平成2年(1990)に吉賀大眉(大正4年〈1915〉~平成3年〈1991〉)受選為文化功勞者的殊榮。。

 

萩燒的質地

 萩燒的質地特徵是柔軟膨鬆。茶友們將其「土壤味」視為萩陶的鑑賞關鍵。思考質地與釉藥的互乘效果,製陶家們常用以下三種原土進行配製調合。另外,依照製作目的而異,亦有選配松本或深川窯場旁的地土。

見島土   金峯山土   大道土
富含鐵質的赤黑土,採取自萩城外45km沿海岸的見島。為了提升「土味」等的呈現度,常將見島土摻入質地或者灑在外表層上。   亦稱金峰土。高嶺質的白色土。為了提升質地的耐熱度,摻雜在大道土裡使用。最早出土於萩市福井下金峰地區,故命名之。   萩燒的主要原土。採自於防府市台道或山口市鑄錢司四辻一帶。鐵分含量較少的灰白色粘土,可塑性高,各項條件皆符合選做質地。

 

萩燒的釉藥

 現代萩燒的釉藥主流分有,滑潤易溶且透明色質地的枇杷釉,如同綿花般厚暖調的白萩釉(休雪白亦是)。

枇杷釉   白萩釉
 屬於透明釉,亦稱土灰釉或木灰釉。
 取雜木灰做為溶煤劑。一般萩燒而言,採用長石搭配杓柄的5比5比率做調配。再使用所謂的酸化燄燒成後,質地和釉藥則明顯地發出淡黃色澤。在茶陶領域則謂之枇杷釉調,成為鑑賞關鍵之一。
  藁灰釉。亦稱白釉或藁白。在土灰釉裡調配藁灰後轉為半透明的白濁釉,是代表萩燒特徵之一的釉藥。唐津燒或上野燒、高取燒、薩摩燒等起始於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的西日本各地常見的朝鮮系窯場。於是萩燒的技術常被認為傳自朝鮮半島,但其與中國福建省或廣東省的民窯技法之關連性在近年來也備受矚目。

萩燒的特點

 御用窯所製的萩燒,以碗,茶壺,茶筒等所謂茶陶為主流。近代以後的陶匠或個人作家們運用傳統萩燒技術,所創造的茶器亦稱為茶陶。

土味

灰被剥貫茶碗
兼田昌尚製

 

萩梅花皮釉茶碗
小川浩延製

枇杷釉

 

萩茶碗
水津和之製

萩茶器
吉野桃李製

白萩釉

 

白萩茶器
大谷雅彥製

 

白萩面取茶器
船崎透製

 

萩燒的七彩變化

 享譽茶陶界的萩燒另有一稱為「萩燒的七彩變化」。
 此為萩燒器皿在長年使用下,透過貫入的效用,茶類等染入器皿裡而產生微妙的顏色變化。

 

 登窯式下低溫製法的萩燒,低硬度富吸水性。貫入效用因土壤和釉藥的收縮率而產生不同外,使用過程中可窺其「侘」(wabi)、「寂」(sabi)之風情。

 

 自古以來,茶友之間常道「一樂、二萩、三唐津」,萩燒乃為珍貴物。敬請細細鑑賞七彩變化的萩燒。

萩燒使用要點

柔軟膨鬆質地為主要特徵的萩燒,因其胎土裡有透水性,器皿表面易滲入茶液而產生釉色的變化。此稱為萩燒的七彩變化,保養不當時會長霉斑。

使用前

 泡水半日後,待乾燥後可長期使用。富含吸收功能之器皿,於使用前充份吸收水份後,可預防料理水分或油分的滲入。

 

 因胎土的性質而異,初次使用時有水分溢出。此情況如未改善,盛入濃厚茶水或粥暗放置一天。

使用後

 使用後以清水洗滌,乾布擦拭後,放置自然乾燥。